前言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权利人将其合法拥有的且目前仍有效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使用权(简称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出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资金,并按期偿还资金本息的一种融资方式。
科技创新伴随大量试错
科技创新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试错。例如,爱迪生为找到一款能够普及应用的灯丝,陆续实验了金属、毛发、植物纤维等1600余种材料,进行了数千次实验(即数千次试错),实验数据记满了两百个笔记本,最终才找到耐用且成本可控的灯丝材料和加工方法,从而发明了商用电灯。爱迪生曾说成功是1%的灵感加上 99%的努力,这可视为科研人员为追求创新,在思维火花指导下进行大量辛勤试错的生动写照。
由于需要大量试错,科技创新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创新成功前,科创企业需先承担大量费用。例如,研发人员薪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专家Hall研究认为,超过50%的研发费用被用于支付研发人员薪资)、研发设备与原材料成本等,试错耗时越长、次数越多,成本越高。二是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极高。科技创新是在竭力突破人类认知边界,历史经验难以保证实验能否最终成功,也难以预测进行多少次实验便能成功。
因此,科创企业非常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一是帮助企业承担研发费用。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往往资金紧缺,在经营、研发中迫切需要融资。二是帮助企业分担研发风险。多方共同出资推动创新,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企业,减小企业主、科研人员在创新时的顾虑。在历史上,爱迪生便曾深得摩根财团支持,“发明大王”与“金融大王”携手谱写了科技进步的精彩篇章。
航母运:工作事业方面,龙年出生的朋友下半年会如鱼得水。不仅有新的合作伙伴出现,而且大项目也能突然出现,带来意想不到的利润。对于企业家或者想要自己创业的朋友来说,这个时期是创业或者拓展业务的最佳时机。
忌:结婚、订婚、搬家、出行、宴会、开业、交易、签约、解除、置业、纳财、动土、兴造、装修
但是,金融机构在为企业融资时面临一前一后两大“信息不对称”的挑战。企业比金融机构更了解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这被称为银企“信息不对称”。在融资前,金融机构难以准确判断企业未来能否盈利、是否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在融资后,金融机构无法深入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可能引发某些企业出现“道德风险”,例如企业主未将资金用于生产而是用于个人消费,对银行却谎称经营失败,损害银行利益。因此,针对一些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的行业或领域,银行可能会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
而恰恰是科创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尤其严重。在融资前,金融机构很难透彻理解科创企业的市场前景、前沿技术、商业模式 ;而且企业一般不愿对外披露创新想法和技术细节,以免被竞争对手知悉,这更使得外界不易了解科创企业。在融资后,由于科技创新本身就需大量试错,而创新成果又是一种无形的知识,金融机构更是难以监督企业是否切实投入研发和经营。
破局思路
为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了一套授信和风控方式。例如,银行会对客户进行贷前调查以判断其真实经营状况,尤其重视考察企业历史财务信息;还会进行贷后管理来监督企业不当经营行为,尤其重视企业提供抵质押或担保。这套方式在面对传统行业客户时较为有效,但面对科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创企业时往往失灵。
一方面,科创企业即使过去几年经营亏损,未来完全可能爆炸式成长,因此历史财务数据参考价值不大。不能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是导致过去我国多家优秀高科技公司不能在国内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说明对传统企业的风控方式难以照搬至高科技企业。另一方面,科创企业往往轻资产运作,耗费了大量人力和原材料后产生了无形的智力成果,融资时缺乏抵质押。这些情况不是我国独有的,德国国家科学院及科学与工程院院士Dietmar Harhoff的研究显示,在欧美国家由于缺乏实物抵押和业绩记录,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同样面临明显的融资约束。 概括来看,金融业为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支持创新经济,可能有这样几种破局思路。
1-发展专业化股权投资机构
以风险投资基金(VC)、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为代表的股权投资机构,所受监管考核压力较弱,且具备较为灵活的薪资激励机制,能够招募更多兼具专业技术经验、实业工作背景以及金融财务知识的复合型投研人员,从而较好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和企业真实风险;投资入股后,投资机构可派员担任科创企业董事(甚至担任董事长)参与公司治理,从而对企业经营发展形成有效监督和引导。但股权投资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之上,否则投资资金难以获得有效退出渠道,投资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失去土壤。
2-政府引导金融投资
政府通过设立科技园区招商引资、挑选部分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政策性金融支持等途径,获取了科创企业的一部分信息。金融机构跟随投资相关科创企业,等同于借力政府的信息优势。在投资后,由于企业希望维持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荣誉称号等政策红利,有动力规范经营,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监督成本。但政府财政预算有限,并且政府同样不能全面了解企业信息,难以准确预判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前景。
3-利用知识产权破解
知识产权也可成为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又一有力抓手。一方面,知识产权可体现为证书、产品说明等图文载体,将企业研发能力这一看不见、 摸不着的“软信息”变为银行能够处理的数据、文字等“硬信息”,对银行了解企业 的研发能力、判断未来盈利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要求当企业经营不善或研发失败时出售知识产权,这既能形成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有力约束,又可缓释金融机构风险。
积极作用
国外经验显示,知识产权已在对科创企业的股权和债权融资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先看股权投资。股权投资人主要需对整个科创企业进行估值,但对于小微企业,投资人往往也会关注其知识产权情况。对于面向初创期小微企业的天使投资而言,英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家Brassel和King研究发现,由于企业规模太小,知识产权很可能是其唯一可供天使投资人客观评估的资产。对于面向成长期企业的风险投资而言,Honen通过研究580多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数据,发现科创企业拥有专利的情况在帮助其获取风险投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首轮融资中作用格外明显,平均来看持有专利使融资金额提高了63万美元。
再看债权融资。基于知识产权的债权融资主要有两种。一是知识产权支持贷款,即直接将知识产权质押,或以知识产权产生的未来许可使用费为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巴黎第一大学的专家Amable等认为专利质押贷款对创新和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二是知识产权支持的资产证券化。例如,1997年音乐家大卫·鲍伊(David Bowie)曾基于他过去25张唱片的未来收入现金流发行了5500万美元的“鲍伊债券”。一般而言,这种融资方式的资金门槛较高。
在上述债权方式中,知识产权支持贷款规模较大。OECD的报告指出,在美国已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支持贷款业务、并已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非银行机构。由于这类机构不受信息披露监管规定的约束,整个市场的贷款规模难以准确估计,但从2007-2008年来看,美国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质押融资估计可达33亿美元,市场总规模可见一斑。此外,Loumioti根据1415份美国银团贷款样本, 估计由无形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参与支持的贷款份额由1996年的11%升至 2005年的24%,并且采用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显著增大了贷款规模。
债权融资(尤其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望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认为,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适宜于支持科创企业,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在债权融资中虽然承担了高风险,却未能充分分享科创企业的高收益,可能使其积极性不足。但这只是基于金融机构的视角,如果反过来从科创企业的视角来看,债权融资却可能更具吸引力。例如,美国沃顿商学院著名教授Raphael Amit的研究发现,能力较弱的创业家更倾向于引入VC股权投资,即使这会导致VC介入公司经营并分享利润;而能力强的创业家则更不愿意接受VC股权投资,他们不希望与VC分享公司的控制权和未来收益。这一研究说明,股权融资不是“万灵药”,同样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越是对自身未来前景有信心的好企业,可能越对股权融资心存顾虑;既然如此,债权融资便可能更好满足其需求。由风险投资机构VC 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主导的股权融资的确为美国科创企业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但这是建立在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基础之上的。而且即便是在欧美国家,风险投资也往往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头部初创企业的需求,更多中小科创企业仍面临融资障碍。
来源:东鹏运营无息配资
企业金融机构爱迪生知识产权股权发布于:广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